2012年12月16日 星期日

新奇!台東都蘭體驗阿美文化風情


以水往上流聞名的台東都蘭社區,近年來重塑部落文化,水土保持局台東分局以名人帶路方式,建議民眾感受阿美族文化,包括木頭DIY、阿美泡泡麵、樹皮手工皂等,讓人體驗不一同的農村風情。
台東東河鄉都蘭村位在台十一線上,村內都蘭國小書包,因為總統夫人周美青水「代言」,而聲名大噪,各地紛紛出現仿效書包,而水往上流奇觀,也因為陸客川流不息,而成為知名景點。近年來在社區發展協會的努力下,阿美族文化特色成為民眾的另類體驗。

水土保持局台東分局副分局長徐弘明說,以名人帶路的方式,建議民眾可以在返鄉木雕師希巨蘇飛(siki)帶領下,體驗動手剝樹皮、磨木頭,展開對都蘭社區的瞭解,接著到部落的「達麓岸」享用最道地的阿美族飲食,以環保的竹篩為食器,包括有角瓜、情人的眼淚、石板烤肉等,這些一般外面不常見到的料理,都讓人感到新奇,讓外界可以重新認識,這個三千年前巨石文化的舞台。 (圖片:吳鳳雪攝)

資料來源:中廣新聞網 – 2012年12月16日


2012年12月14日 星期五

追2013那道光… 台東有新祕境


迎接二○一三年曙光不一定要人擠人,到台東縣大武鄉山豬窟「忘憂亭」、達仁鄉南田村的「觀海亭」,不僅可避開人潮,更有絕佳視野一覽太陽從海面射出的第一道曙光。

每年追曙光的民眾,喜歡往台東太麻里鄉曙光園區和成功鎮三仙台跑,但交通打結、人擠人,不少人塞在途中,錯過曙光。
事實上,台東除了太麻里與三仙台,南迴地區的大武鄉和達仁鄉也有兩處迎曙光景點,因鮮少曝光,比較少人知道,但去過者都印象深刻。
兩處新景點包括大武鄉山豬窟農業休閒園區內的「忘憂亭」、達仁鄉南田村裡的「觀海亭」,兩個亭都在海拔一百五十公尺半山腰上,擁有寬廣視野,往前方太平洋眺望,可看到海平線上的綠島、蘭嶼,往左右兩旁看,能看到台東市和屏東觀音鼻。
民眾站在兩處亭上,可清楚聽到海濤拍打岸際的聲音,現在正逢東北季風時節,耳邊還能傳來風切山谷的「嗚嗚」聲響,增添秋冬涼意。
如何去?
民眾若自行開車走省道台九線,去忘憂亭,往高雄方向進入大武鄉尚武市區後右轉接十七鄉道,往台東方向左轉即可抵達;往觀海亭,高雄方向進入安朔市區後左轉接台廿六線,往台東方向右轉銜接即可抵達。
搭大眾運輸,南迴鐵路在大武站下車,轉搭鼎東客運或國光客運直達尚武及安朔下車,兩處景點步行均四十分鐘可抵達;乘計程車,車資約二百元至三百五十元左右。

原文出處:記者尤聰光、吳淑玲╱連線報導 | 聯合新聞網 – 2012年12月14日